一般來說,在金融課本或是一些理財書籍常常會看到效率前緣(英文:Efficient Frontier)?
那實際上,效率前緣到底是什麼東西
它跟分散風險,又有什麼關聯?
下面將會一一介紹。
效率前緣是什麼?
效率前緣是分散投資大師(馬可維茲)所提出來的。
馬可維茲當時在紙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表
橫軸(X軸)為風險,縱軸(Y軸)為報酬率
他將自己建構出來的股票分門別類,有些報酬與風險組合效率很高,
有些投資組合的效率就很低,有效的投資組合則被稱為:「效率前緣」
效率前緣也可以分成四個象限,越接近左上角,也就是第二象限,就代表是對投資人比較優秀的地方。
然而有效率也就是代表:
- 特定的預期報酬,風險最低
- 特定的風險下,預期報酬最高
效率前緣歷史
在很久以前就出現了分散風險的概念
也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,但是沒有實際的公式來講明這件事。
直到,馬可維茲上了一們分析課程後,在1950年,一個躲在圖書館下午,簡單的畫出風險與報酬率的曲線,也誕生了史上第一個的效率前緣曲線。
接著,馬可維茲的博士論文就是寫效率前緣,寫完這個也正是奠定了分散投資的里程碑。
馬可維茲也靠著這個效率前緣,拿到諾貝爾獎。
效率前緣公式
效率前緣的公式,基本上就是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,與風險之間的相對關係。
然而效綠前緣公式需要知道下列五個公式
- 甲預期報酬
- 乙預期報酬
- 持有甲的風險有多高
- 持有乙的風險有多高
- 甲乙的相關性
Var投資組合
=w2 甲X Var甲+ w2 乙X Var乙+2 X W甲X W乙XCorr 甲乙X SD甲X SD乙
SD投資組合=√Var投資組合
效率前緣曲線
可以看到效率前緣曲線,也就是與報酬和風險有關係的一條曲線
在這個範圍中,只要是黑點都代表是無效率的資產,然而當資產
往左上角移動,到達了效率前緣曲線上,也就是較有效率的資產
也是有較好的表現,然而在這條線上已經是代表最好的,也無法再往左上角移動了
可以參考下圖
效率前緣曲線上的每一點,都代表著最佳投資組合,也就是這條邊界是最好的。
那這條效率前緣曲線,越往左上角,也就是第二象限,則代表這條曲線有較好的能力,不管是降低風險還是提高報酬
左上角也就是投資者的烏托邦,只要到達這邊將能獲得更理想的投資
下面將舉一個例子,來描述效率前緣曲線要如何移動到第2象限上。
有一條效率前緣曲線是由債券和SP500所構成的,也就是代表這檔只含有美國股票,並不是這麼多元。
那要怎麼移動到第二象限呢?
這時候就加入多元資產,外國股票和各種債券
這時候效率前緣曲線,就往左上角移動
當效率前緣曲線往左上角移動能發現有兩個現象:
- 風險相同,有較高的報酬
- 相同報酬,有較低的風險
效率前緣優點
- 這個理論告訴大家,分散及多元資產的重要
- 效率前緣這張圖,可以用來看最高和最低可能性的報酬率
- 讓不是選股天才的理財顧問,也能透過效率前緣來幫客戶資產配置
效率前緣缺點
- 無法涵蓋到肥尾效應帶來的影響
- 需要多元化,才能使用這理論
- 這個理論沒有考慮稅收等等條件
- 此理論假設投資者有無限的借貸能力,是不合理的
效率前緣運用
這邊將舉一個效綠前緣例子,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,到底是如何使用。
假設有兩種資產,分別是A1和A2,然後他們組合的不同比例,將有不一樣的風險以及報酬關係。(例子來源)
股票肥宅製表 | A1 | A2 |
---|---|---|
預期收益 | 10% | 20% |
標準差 | 15% | 30% |
相關係數 | -0.05 | |
➠手機可以向右滑 ◎股票肥宅:2023年01/29製表 |
資產 | A1 | A2 |
---|---|---|
1 | 100% | 0% |
2 | 75% | 25% |
3 | 50% | 50% |
4 | 25% | 75% |
5 | 0% | 100% |
➠手機可以向右滑 ◎股票肥宅:2023年01/29製表 |
資產 | 風險 | 回報 |
---|---|---|
1 | 15 | 10 |
2 | 9.92 | 12. |
3 | 12.99 | 15 |
4 | 20.88 | 17.5 |
5 | 30 | 20 |
➠手機可以向右滑 ◎股票肥宅:2023年01/29製表 |
可以從上面得出2個結論:
- 可以看得出來這條效綠前緣線,是曲線不是直線
- 如果是無風險的模型,將會是一條直線
效率前緣結論
效率前緣,是由分散投資之父,馬可維茲所創造的,這也為分散投資奠定的基礎,讓整個金融史也前進一大步,
當然也讓許多金融系考試又變難了。
利用效率前緣也能為不同階段的人們,來做出不一樣的資產規劃,也讓投資人的風險下降許多。
Last Updated on 2023 年 3 月 2 日 by 一隻 肥宅